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研究理论 > 正文
研究理论

论个人信息权的民法保护

时间:2021-12-06 来源:第二检察部  作者:马强 点击数:

参考文献

[1]翁孙哲. 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探析[J]. 犯罪研究,201201):32-39.

[2]刁胜先,张强强. 云计算视野的个人信息与刑法保护[J]. 重庆社会科学,201204):45-50.

[3]陈静方. 浅论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[J]. 法制与社会,201231):7+9.

[4]田宇航. 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范围研究[J].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1906):98-103.

[5]丰改琳. 试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[J]. 法制与社会,201632):178-179.

[6]杨燮蛟,张怡静.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刑法保护新探——以《刑法修正案(九)》为视角[J].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1504):412-416.

[7]李婕. 刑法如何保护隐私——兼评《刑法修正案(九)》个人信息保护条款[J]. 暨南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3812):118-125+132.

[8]李振林. 非法利用个人金融信息行为之刑法规制限度[J]. 法学,201702):104-111.

[9]李甜. 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措施[J]. 法制与社会,201703):289-290.

[10]吴德陶. 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[J]. 法制与经济,201701):139-140.

[11]田诗媛.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边界——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例[J].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,201702):78-82.

[12]李霞. 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[J].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173002):47-49.

.


上一页 [1] [2]

关闭

智能悬浮区